最近台灣疫情緊張,大家都還好嗎?希望你們都平安。
這陣子我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,適應新工作,還第一次挑戰背重裝,兩天一夜上山野營,練習拍照,也看了不少書。
因為自己容易受負面新聞影響而難過,所以我開始控制自己少用臉書,盡量跟社群媒體也有點社交距離。
沒想到生活又被疫情打亂了。
但比起生活上的不便,更多的還是感謝,感謝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很平安。
去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,我在英國很恐慌,每天都在追蹤BBC和各式各樣的訊息,跟著批評首相強森,批評英國政府。在有死亡威脅的傳染病面前,人們都是害怕且憤怒的,畢竟每一個決策都攸關生死,面對死亡我們又常無能為力。
有一天,我無意間看到一則報導,提到了英國的Eyam小鎮,中文報導大多翻成「依姆村」。在17世紀黑死病在英國爆發時,光在倫敦就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。據說當時的一位倫敦商人,將裹著跳蚤的布料,帶到了英國中部的Eyam,交給當地的裁縫師,黑死病就此在Eyam擴散開來。當時Eyam只住著800多人,卻在牧師的號召下,自願封村隔離,還用石頭堆成了邊界,確保村民被隔離在牆內。讓人悲傷的是,最終全村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,存活者除了時刻面對死亡的恐懼,還得親手造墳,埋葬自己的家人。
因為Eyam村民的封村之舉,黑死病最終沒有蔓延到英國北部,拯救了英國無數人的生命。
當然這英雄般的無私壯舉,Eaym 被寫進了英國歷史教科書,也曾有人質疑是後世造神,穿鑿附會。但不可否認的,因為他們的封村,的確拯救了無數人。這故事很觸動我,我當時想著等疫情結束,我一定要去Eyam走走看看。(可惜一年多過去了,疫情都還沒結束。)
比起質疑或批評,我更願意去相信,人性的良善。
我不是專家,也沒有深入追蹤最近疫情的相關新聞,實在沒有立場去贊同或批評什麼言論。但我相信,面對第一次全球擴散又極不可測的傳染病,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竭盡全力,更感謝那些站在第一線的工作與醫療人員,每天都要冒著被傳染的高風險。也許決策有可能失誤,也許有些人真的很自私,但我更願意看見的,是為了阻止疫情擴散而努力守護台灣的人。
我們無法做什麼,唯一能做的,就是好好廢在家,名正言順當阿宅。不只保護自己,也保護別人。然後,大家一起平安健康好嗎:)
Ps. 大家要追劇推薦清單或是在家運動清單歡迎找我,這一年多來經歷多次在家工作與被隔離,我現在完全是Netflix追劇和在家運動專業戶了。
*我沒有去過Eyam,照片來自Eyam Museum。